-
冻干粉的溶解后保存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溶解后放冰箱可以保存可以放3-5天。 冻干粉的使用方法: 冻干粉是冷冻干燥天然植物, 冷冻干燥处理可以有效的去除植物原料中的水分并不破坏其养分特性。另外, 它还可以使产品中的自然活性成分稳定地保存下来。 制品经过冻干后水份含量非常低,使制品的稳定性提高,受污染的机会减小,这不仅方便了运输还延长了制品保存期限。 冻干粉是在无菌环境下将药液冷冻成固态,抽真空将水分升华干燥而成的无菌粉注射剂。 冻干粉是采用冷冻干燥机的真空冷冻干燥法预先将药液里面的水分冻结,然后在真空无菌的环境下将药液里面被冻结的水分升华,从而得到冷冻干燥而成。 在低温环境下抽中药液里面的水份,保留其原有的药物作用。 对于干燥热敏性制品和需要保持生物活性的物质, 冻干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几种工业主要制备琥珀酸方法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氧化法:石蜡经深度氧化生成各种羧酸的混合物,再经过水蒸气蒸馏和结晶等分离步骤后可得琥珀酸。 加氢法:顺丁烯二酸酐或反丁烯二酸在催化剂作用下加氢反应,生成琥珀酸,然后经分离得到成品。催化剂为镍或贵金属,反应温度约为130- 140℃。 丙烯酸羰基合成法:丙烯酸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琥珀酸。 电解氧化法:苯酐与硫酸和水按1:0.5:4比例,在陶瓷电解槽中电解,可得琥珀酸。电解法合成的原料为顺丁烯二酸或顺酐,阴、阳极液用稀硫酸,由阳离子膜隔开,阴、阳极一般均用铅板,通常用板框式电解槽合成。 乙炔法:乙炔与一氧化碳及水在[Co(CO)4]催化剂存在下,于酸性介质中反应可得琥珀酸,反应温度80-250℃,压力2.94-49.03MPa。 新兴的发酵法:与传统化学方法相比,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琥珀酸具有诸多优点:生产成本具有竞争力;利用可再生的农业资源包括二氧化碳作为原料,避免了对石化原料的依赖;减少了化学合成工艺对环境的污染。
-
亲和素的基本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亲和素是是从卵白蛋白中提取的一种由4个相同亚基组成的碱性糖蛋白,分子量为68kD,pI 10-10.5;在pH9~13缓冲液中性质均稳定,耐热并耐多种蛋白水解酶的作用。每个亲合素亚单位通过其结构中的色氨酸残基与生物素中的Ureido环(I环)结合。因此,1个亲合素分子存在4个与生物素分子结合位点。 亲和素与生物素通过非共价键结合,不属于免疫反应,但特异性强,亲和力大,两者结合后就极为稳定,亲和素与生物素间的作用是目前已知强度最高的非共价作用,亲和常数(K)为1015mol/L,比抗原与抗体间的亲和力至少高1万倍。并且,二者的结合稳定性好专一性强,不受试剂浓度,PH环境,抑或蛋白变性剂等有机溶剂影响。由于每个亲和素能结合4个分子的生物素,所以亲和素-生物素系统可用于构建一个多层次信号放大系统。因此,亲和素-生物素系统即可用于微量抗原、抗体及受体的定量、定性检测及定位观察研究,亦可制成亲和介质用于上述各类反应体系中反应物的分离、纯化。 亲和素的活性通常以亲合素结合生物素的量来表示的,即以能结合1ug生物素所需要的亲合素量为1个亲合素活性单位。本产品亲和素活性(U/mg):>10 贮存条件:-20°C。
-
PAGE胶的基本详情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PAGE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简称。(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PAGE)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作为支持介质的电泳。凝胶是通过丙烯酰胺单体与交联剂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在催化剂和加速剂作用下聚合而成的,它具有重复性好、分辨力强、凝胶孔径大小可调节、化学性能稳定、操作简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蛋白质、核酸等物质的分离分析。普通PAGE根据电荷多少及分子大小,即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使样品得到分离。若在凝胶中加入阴离子运河污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掩盖其电荷效应,主要以分子筛效应进行分离,用于检则蛋白质分子量,称为SDS-PAGE。若在凝胶中加入两性电解质产生pH梯度,用以测定蛋白质等电点称为聚焦电泳;若使凝胶产生一定的浓度梯度,适用于蛋白质分子量测定,称为梯度凝胶电泳。电泳方式常用单向电泳,亦可使用两种原理不同的电泳如-DS-PAGE和聚焦电泳结合起来进行双向电泳。电泳装置多采用垂直板型,操作简便。
-
面粉中添加剂溴酸钾有哪些危害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溴酸钾,白色或无色三方晶系结晶或颗粒;熔点,434℃;相对密度,3.27(17.5℃);溶于水,100℃时溶解度为49.75g/100mL水;微溶于醇,不溶于丙酮。 长期以来溴酸钾一直是面粉添加剂家族的重要成员,对面粉具有特殊、高效的改良效果。但其致癌性已被广泛证实,溴酸钾会引起慢性中毒,引发多种疾病;短期过量食用,会使人产生恶心,头晕,神经衰弱等中毒症状,给人体带来的危害显而易见。 溴酸钾具有毒性,使用少量即可引起呕吐和肾脏的损伤,加入到370℃分解为溴化钾和氧气,油炸或烘培的温度条件下不能保证KBrO3完全分解生成无毒的KBr,残留KBrO3会引起食物中毒。 溴酸钾KBrO3作为强筋剂加入面粉中,目的是增强面筋的弹性和韧性,改善面团流变学特性和机械加工性能。使面包有一定的含水量、比容以及均匀的孔结构而达到松软可口的目的。但近年的安全性研究发现,溴酸钾具有一定的毒性和致癌作用。 所以要杜绝溴酸钾在面粉中的应用。检测小麦粉及其面制品等中的溴酸钾含量。
-
硫黄和硫磺的区别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范围不同: 硫黄,中药名。为自然元素类矿物自然硫。硫磺包括硫黄、石硫磺、硫矿、黄英、将军、昆仑黄、白硫磺、天生黄、光明硫磺、硫磺、西土。 用途不同: 硫黄是中药外用解毒杀虫疗疮;内服补火助阳通便。外治用于疥癣,秃疮,阴疽恶疮;内服用于阳痿足冷,虚寒便秘。硫磺主要用于制造染料、农药、火柴、火药、橡胶、人造丝等。 形状不同: 硫黄药材性状:呈不规则块状。黄色或略呈绿黄色。硫磺别名硫、胶体硫、硫黄块。外观为淡黄色脆性结晶或粉末,有特殊臭味。
-
葡萄籽中的主要成分有哪些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多酚类: 葡萄籽中含有多酚类物质(GPS),主要有儿茶素类和原花青素类。儿茶素类化合物包括儿茶素、表儿茶素及其没食子酸酯,是葡萄籽中主要的单聚体,也是原花青素寡聚体和多聚体的构成单位。 油脂类: 葡萄籽中含有丰富的油脂,约占其重量的12%~15%,油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的含量在58%~78%之间。 挥发成分: 葡萄籽中还含有少量的挥发性成分,这些物质大多属于醇、酚、萜类物质,都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其它成分: 葡萄籽中除了含有上述多种物质外,还含有粗蛋白、氨基酸和维生素A、E、D、K、P及多种微量元素,如钙、锌、铁、镁、铜、钾、钠、锰、钴等。
-
食品着色剂的简单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食品着色剂以食品着色为主要目的的食品添加剂称为着色剂,也称色素。使食品具有悦目的色泽,对增加食品的嗜好性及刺激食欲有重要意义。 按来源可分为人工合成着色剂和天然着色剂。合成着色剂的原料主要是化工产品。常用的天然着色剂有辣椒红、甜菜红、红曲红、胭脂虫红、高粱红、叶绿素铜钠、姜黄、栀子黄、胡萝卜素、藻蓝素、可可色素、焦糖色素等等。 天然着色剂色彩易受金属离子、水质、pH值、氧化、光照、温度的影响,一般较难分散,染着性、着色剂间的相溶性较差,且价格较高。食用天然着色剂主要是指由动、植物组织中提取的色素,多为植物色素,包括微生物色素、动物色素及无机色素。 按结构,人工合成着色剂又可分类偶氮类、氧蒽类和二苯甲烷类等;天然着色剂又可分为吡咯类、多烯类、酮类、醌类和多酚类等。 按着色剂的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着色剂和水溶性着色剂。 按结构分:食品合成着色剂可分为偶氮类着色剂和非偶氮类着色剂。 食品天然着色剂可分为吡咯类、多烯类、酮类、醌类和多酚类。 按着色剂的溶解性分: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
-
硝酸钠的基本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硝酸钠为无色透明或白微带黄色菱形晶体。其味苦咸,易溶于水和液氨,微溶于甘油和乙醇中,易潮解,特别在含有极少量氯化钠杂质时,硝酸钠潮解性就大为增加。 硝酸钠的用途: 食用硝酸钠是我国允许使用的发色剂。它在肉制品中由于细菌作用而还原成亚硝酸钠而起护色和抑菌的作用。我国规定可用于肉类制品,最大使用量0.5g/kg,残留量不得超过0.03g/kg。 肉制品加工中用作发色剂,可防止肉类变质,并起调味作用。也用作抗微生物剂、防腐剂。 硝酸钠一般在食品工业用作肉类加工的发色剂,可防止肉类变质,并能起调味作用。但不可以食用的,大量口服中毒时,患者剧烈腹痛、呕吐、血便、休克、全身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
简单介绍人体中多巴胺的作用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多巴胺(Dopamine)是一种脑内分泌的用于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它是一种使人类引起欲望的大脑神经递质,它具有传递快乐、兴奋情绪的功能,因此又被称作快乐物质,医学上被用来**抑郁症。爱情的感觉其实就是脑里产生大量多巴胺作用的结果。当我们积极做某事时,脑中会非常活络的分泌出大量多巴胺。同时,吸烟上瘾是由于尼古丁刺激神经元分泌多巴胺,使上瘾者感到开心及兴奋。多巴胺不足或失调则会令人失去控制肌肉的能力,在严重时会导致手脚不自主地颤动、甚至患上帕金森病。
-
什么是纯碱、需要如何保存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纯碱又名无水碳酸钠,别名又被称为碱面、碱粉、碱料子,含量在98%以上,纯碱是玻璃、造纸、肥皂、洗涤剂、纺织、制革等工业的重要原料。 纯碱的化子式为Na2CO3 无水纯碱为白色粉末,比重为2.532,熔点为851摄氏度。纯碱有涩味,能溶于水,呈碱性,遇酸起中和反应。 纯碱极易吸潮,结块,发黄变质,并能从潮湿空气中吸收二氣化碳而成碳酸氢钠。 1.纯碱保存时**在干燥的环境中专库储存,纯碱不能与酸类、食盐、硫酸铵、氯化铵等共储混运。 2.纯碱有一定的腐蚀性,所以纯碱在储存时不能银近其他商品,特别是金属商品更不能与纯碱放在一起保存。如果有的商品已经沾染了纯碱,这时我们就注意及时清扫干净,以防引起锈蚀。 3,如果是在每年的梅雨季节,要注意控制纯碱仓库的温湿度,防止过分吸潮结块,影响质量。 4.纯碱保存时要注意库存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6个月。
-
二氧化锰化学性质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酸碱性:二氧化锰是两性氧化物,它是一种常温下非常稳定的黑色粉末状固体,可作为干电池的去极化剂。 在实验室常利用它的氧化性,和浓HCl作用以制取氯气: 二氧化锰在酸性介质中是一种强氧化剂。 二氧化锰是[MnO₂]八面体,氧原子在八面体角顶上,锰原子在八面体中, [MnO₂]八面体共棱连接形成单链或双链,这些链和其它链共顶,形成空隙的隧道结构,八面体或成六方密堆积,或成立方密堆积。 二氧化锰是一种两性氧化物,存在对应的BaMnO3或者SrMnO3这样的钙钛矿结构的形式上的盐(通过熔碱体系中的化合反应得到),也存在四氯化锰。 遇还原剂时,表现为氧化性。如将二氧化锰放到氢气流中加热至1400K得到氧化锰;将二氧化锰放在氨气流中加热,得到棕黑色的三氧化二锰;将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则得到l氯化锰、氯气和水。 遇强氧化剂时,还表现为还原性。如将二氧化锰,碳酸钾和硝酸钾或氯酸钾混合熔融,可得到暗绿色熔体,将熔体溶于水冷却可得六价锰的化合物锰酸钾。在酸件介质中是一种强氧化剂。 强氧化剂,自身不燃烧,但助燃,不要和易燃物放置一起。 在氯酸钾[KClO3]分解、双氧水(过氧化氢,H2O2)分解的反应中作催化剂。
-
脱水蓖麻油为什么能代干性油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蓖麻油的碘值一般在80〜90之间,是一种不干性油,蓖麻油的主要成分是蓖麻油酸三甘油酯。蓖麻油在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羟基(-OH)和一个双键(C=C),通常在油漆工业中用来作硝基漆的增塑剂或者作为不干性醇酸树脂的生产原料。 脱水蓖麻油是将蓖麻油加热到240〜260摄氏度,用0.5%的磷酸或硫酸作催化剂,经过约3小时的反应,能使蓖麻油酸中的羚基与分子中的氢原子生成一分子的水而除去,从而可以增加了双键,提高了碘值,形成了其两个双键的亚油酸和业油酸异构体,因而由不干性油变为干性油,可以作为亚麻仁油和桐油的代用品、但用脱水蓖麻油代转干性油生产的油性漆类,其漆膜干燥较慢,不易变黄,韧性大,耐久性比桐油、亚麻仁油好,缺点是漆膜会有反粘现象。
-
阿斯巴甜对人是否有危害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实际上与阿斯巴甜中甲醇的潜在作用有关,而不是阿斯巴甜本身的问题。阿斯巴甜是一种人造甜味剂,由两种氨基酸(苯基丙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和酒精(甲醇)组成。阿斯巴甜比食糖甜200倍左右,常用作甜味剂。由于1克阿斯巴甜(本身不含卡路里)可替代2茶匙糖(每茶匙含16卡路里),因此用阿斯巴甜代替糖制成的食品所含的卡路里要少得多。与蔗糖聚酯人造脂肪等其他食物替代品不同,阿斯巴甜能被人体消化。由于阿斯巴甜能被人体消化,所以它颇有争议性。在您食用阿斯巴甜增甜的产品后,阿斯巴甜会分解为初始成分:苯基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甲醇。 阿斯巴甜所含的三种成分各有其危险性,而且每一种都会造成很多副作用及有害的健康,乙醯磺胺酸钾实在是阿斯巴甜的别称。 苯丙氨酸:即使只有一点阿斯巴甜也会进步血液中的苯丙氨酸含量。血液中大量的苯丙氨酸可能会集中在大脑的某些部位,对幼儿及胎儿特别有害。大脑中含有过量的苯丙氨酸会造成血清素含量减少,导致忧郁症等情绪障碍。 天门冬胺酸:天门冬胺酸被认为是一种神经高兴毒素,也就是说这种成分会过度刺激某些神经,直到神经死亡。犹如硝酸盐及味精,天门冬胺酸可造成体内胺基酸失衡,并干扰大脑神经递质代谢。 甲醇形成甲醛:阿斯巴甜最大的危害是甲醇(木醇)会轮回至全身(包括大脑、肌肉、脂肪及神经组织),接著代谢成为甲醛(进入细胞和蛋白质及遗传物质结合)。甲醇是一种危险的神经毒素,而且也是已知的致癌物质,可能造成视网膜受损、干扰DNA并导致先天缺陷。
-
DMSO试剂的毒性及防护介绍
作者:德尔塔 日期:2022-02-18
DMSO是二甲基亚砜, 用途广泛。用作乙炔、芳烃、二氧化硫及其他气体的溶剂以及腈纶纤维纺丝溶剂。是一种即溶于水又溶于有机溶剂的极为重要的非质子极性溶剂。对皮肤有极强的渗透性,有助于药物向人体渗透。也可作为农药的添加剂。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学试剂; DMSO也是一种渗透性保护剂,能够降低细胞冰点,减少冰晶的形成,减轻自由基对细胞损害,改变生物膜对电解质、药物、毒物和代谢产物的通透性; 但是研究表明,DMSO存在严重的毒性作用,与蛋白质疏水集团发生作用,导致蛋白质变性,具有血管毒性和肝肾毒性. DMSO是毒性比较强的东西,用的时候要避免其挥发,要准备1%-5%的氨水备用,皮肤沾上之后要用大量的水洗以及稀氨水洗涤. 最为常见的为恶心、呕吐、皮疹及在皮肤、和呼出的气体中发出大蒜、洋葱、牡蛎味。 吸入: 高挥发浓度可能导致头痛,晕眩和镇静。 皮肤: 能够灼伤皮肤并使皮肤有刺痛感,如同所见的皮疹及水泡一样。若二甲基亚砜与含水的皮肤接触会产生热反应。要避免接触含有毒性原料或物质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因其毒性不为人所知,而二甲基亚砜却可能会渗入肌肤,在一定条件下会将有毒物质代入肌肤。 吸收: 吸收危险性很低。